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三五四回 放榜之日 黛玉来访

淳治十六年,三月十六日,辰日。

天才刚刚亮,礼部西边的红砖墙下早就三三两两地站了许多人等着放榜,这一面墙在民间有个别号叫做“龙虎墙”,因会试发榜多用寅、辰日支,辰属龙,寅属虎,是以会试之金榜又叫“龙虎榜”,古人有《满江红》中道:“姓字早登龙虎榜,文书夜直丝纶阁。”

但这些三三两两的人却并非参加今科会试的举子,而是穿戴整齐的职业报信人,他们之中有还牵着马,人声、马的嘶鸣声夹杂着,好不热闹!

赴考的举子们都不会亲自看榜,要么呆在自己家,要么就是同乡会馆、客栈或者其余借住的地方。

他们在等着。

等着报信人的到来。

为何举子们不能亲自看榜而是要等报信人,没有人知道为何,只是很早以前从乡试开始就是如此,数百年沿袭下来,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成的产业链,某种意义上就是官府和第三方联合一起薅中榜贡士羊毛的过程。

这些报信人都是和礼部里面疏通了关节的,待正榜揭开,他们就会从礼部的人那儿得到中榜者的姓名、籍贯以及在京住处,于是他们便会敲锣打鼓,扔着鞭炮甚至骑着马往举子的住处那儿赶去报喜。

得中贡士的举子接了喜报后往往都会阔绰地打赏报信之人,而且报信人不仅一个批次,还有二报、三报的,若是遇上一名家资颇丰的举子,那这些个报信的可算是发财了,毕竟中土人是最讲究吉利的。

哪怕是贫寒之家那也无妨,如范进那般穷的得上街去卖鸡的,一旦中举各种贺贴纷踏而至,名有了,钱也有了,那报信的人不但享用了一番鸡蛋酒米等吃食,最后每人也得了数千钱。两三月后的范进更是“奴仆、丫鬟都有了,钱、米是不消说了”,连新房子都有了,“唱戏、摆酒、请客,一连三日。”

官府只按会试的名次收费,每五十名一个档次,报信人先自行垫付然后自己去开盲盒,如此官府旱涝保收,既满足了报信人都赌狗心态,中榜者钱也给的开心,真真是一个愿打,两个愿挨,大家都开心。

所以,千万别低估古人的争取获得感的智慧。

白日白日,舒天昭晖。

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。

大观园里,贾兰正坐在在自己小院中的书桌前,手里拿着自制的铅笔和直尺在纸面上刷刷地不断写写画画着,留下一行行深浅不一的图案和文字。

他似乎是在规划着些什么,但见其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